鄉親們的好當家人——記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金川區雙灣鎮新糧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鮮舜文
來源:金昌日報 2021年07月13日
“準備一下,明天給鄉親們宣講種糧補貼政策?!薄巴ㄖ罕姶?,下周二召開低保評審會?!眲倧奶m州載譽歸來的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金川區雙灣鎮新糧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鮮舜文,沒有沉浸在獲獎的喜悅中,而是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和記者的采訪談話幾次被打斷。
鮮舜文今年44歲,講起話來思路清晰,透著一股子實干能干勁兒。10年前,在新糧地村衛生所當村醫的鮮舜文,看見鄉親們過的是有個頭疼腦熱寧愿硬扛,也舍不得花錢看病的緊巴日子,心里不是滋味,一咬牙競選村委會主任,帶領全村干部群眾發展產業、整治環境、制定村規民約、培育文明鄉風,經過多年努力,新糧地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全國聞名的“文明村”“孝善村”,先后獲得甘肅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甘肅省千村引智示范村、甘肅省衛生村、甘肅省文明村等榮譽。
辦實事,聚民心
鮮舜文當選村委會主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當時,新糧地村種植的西瓜、玉米、辣椒等農作物,澆灌方式是大田漫灌,這種傳統的灌溉方式,既費水又費人工,村民種了地就得死守莊稼,沒辦法外出打工,如果去城里打工就只能撂荒土地。
“要讓農民致富,就得多條腿走路,既種得了莊稼,又能外出打工!”鮮舜文想方設法爭取到金川區農田高效節水項目,全村5700畝耕地全部實現高效節水灌溉,不僅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而且經濟成本大幅降低,全村上交水電費由58萬元減為29萬元,受惠的農民心里樂開花。
新糧地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887人,全村60歲以上老人148人。他們有的是空巢老人,有的是孤寡、五保老人,在村里修建一座養老院是鮮舜文多年來的夢想。他經常說:“我們都會老,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要設身處地關心老人?!彼e極向上級部門反映爭取。2015年,村里建起了全鎮首座互助老人幸福院,生活在這里的老人住得好、吃得好,平時還能下象棋、打麻將、唱小曲。
土坯房、石子路、旱廁……曾經破敗的村容村貌讓村民提不起精神。鮮舜文借助雙灣鎮污水處理廠修建在本村的優勢,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全村所有農戶用上水沖式衛生廁所;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加大危房改造力度,90%以上的農戶搬進了高標準農宅,宅院門口鋪了花磚,道路得到硬化,架設了路燈,村級小廣場修建了高標準燈光球場、健身器材;為每戶人家房前栽種核桃樹、梨樹、杏樹,全村4000余株果樹既美化了環境,又為村民帶來了收入。
如今,走在新糧地的大街上,整潔的村莊,漂亮的房屋,整齊的綠化帶,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村民們的心里亮堂堂的,大家打心眼里感謝這位好支書。2018年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鮮舜文高票當選村支書。
創“孝善”品牌,倡文明鄉風
村民腰包越來越鼓,但是孝老敬老的美德卻漸漸丟失了,一些村民家里婆媳關系不和,不贍養老人的現象時有發生。
2018年大年初八,村里一位70多歲的老人被兒子兒媳趕出家門。鮮舜文知道后特別氣憤,把這位老人送回家,對小兩口毫不留情地訓斥了一番。
這件事對鮮舜文觸動很大,“必須抓好鄉風文明建設!”他萌生了舉辦“婆媳互夸會”的想法:村里評選出好婆媳走上舞臺,站在全村人面前,兒媳婦給婆婆梳一次頭、給婆婆一個擁抱、給婆婆洗一次腳、大聲說聲“媽媽我愛您”。
以此為契機,他倡導開展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舉辦“孝善宴”,每月20日,請全村60歲以上老人吃頓特色美食;設立“孝善基金”,“逼”子女給老人發放零花錢;建立“道德銀行”,對村民好人好事進行登記,以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組建好媳婦先鋒隊,每月固定時間為村上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清洗衣物、打掃衛生;制定村民道德褒揚懲戒制度、村民失德行為約談制度,對好人好事、善行義舉等進行褒揚,對不孝敬老人、誠信缺失、封建迷信、不愛護村上公共設施以及違反村規民約等不良行為曝光、懲戒……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推行‘以孝治村’理念,帶動鄉風文明建設,為社會傳遞‘有德者有得、好人有好報’的文明新風尚?!滨r舜文說。
村里將閑置的村小學老教室,改建成了村史館。一件件老農具,一個個舊物件,有序擺放在村史館里,將鄉愁定格?!叭缃褶r民過上了好日子,勞作、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變?!滨r舜文說,打造村史館,可以讓老人們留住念想、記住鄉愁,可以讓孩子們了解過去、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新時代的新變化、新時代的好生活,幫助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新糧地村的這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形成了遠近聞名的“孝善村”品牌,受到中央、省、市級多家媒體關注,被當作全國典型宣傳推廣。2020年10月,鮮舜文還受中央文明辦的邀請,在全國宣傳干部學院分享新糧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經驗和做法。
抓產業謀發展,再上新臺階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鮮舜文認真學習鉆研上級政策精神,下決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村。
他廣泛征求黨員、群眾代表意見建議,逐項梳理重點工作,協調對接項目。他告訴記者,下一步要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在“以井定田、適度集中”的基礎上,采取“532”(50%農戶務農、30%農戶務工、20%農戶務業)經營模式,大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發展紅辣椒、瓜果、高原夏菜等特色產業4000余畝,發展高效節水農業5700畝,促進傳統種植業向高原夏菜方向轉變。同時,充分利用飼草、尾菜、秸稈發展庭院養殖,扶持發展100只以上養羊大戶10戶,50只以上農戶達40%,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途徑。
新時代催人奮進。鮮舜文這名“老支書”決心干出一番新作為,通過抓產業謀發展,讓村里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