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明旅游新風尚成為常態
來源:快資訊 2021年03月16日
公筷公勺、戶外用餐、預約游覽……在去年的“五一”小長假里,一些文明新風尚讓人眼前一亮,既規范了旅游秩序、優化了旅游體驗,又營造了衛生干凈、文明的旅游環境,為保護游客的身體健康筑起了更牢固的屏障,實現了安全與快樂兼得。這些文明新風尚的萌發,主要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但也具有長期可持續的文明價值,應當使之成為社會常態,而不能成為一陣風。
旅游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娛樂生活的重要選擇,但近年來,隨著旅游人數的激增,旅游中的不文明現象也屢禁不止,雖然采取了“黑名單”、信用懲戒等措施,但仍有的人我行我素、無知無畏。
文明旅游不是喊口號,關乎著每名游客的切身利益。文明旅游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拓展,不僅指在旅游過程中要堅決杜絕亂涂亂畫、亂扔垃圾、大聲喧嘩等不文明或破壞性行為,也指交通安全、飲食安全、衛生習慣等各方面。過去對文明旅游的倡導,主要還側重于前者,對后者特別是公勺公筷、文明用餐等關注和倡導還不夠,雖然這些行為并不局限于旅游行為之中,但也是旅游的重要環節,應當得到更多的重視和倡導。
讓公筷公勺、戶外用餐、預約游覽等文明旅游新風尚成為常態,需要久久為功、堅持不懈。一方面要始終做好宣傳引導不放松,提高游客的衛生意識、安全意識,培養衛生健康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也要強化制度規定等硬性約束,特別是景區、飯店等管理者要履行好責任,做好相關的提醒和服務,在潛移默化中讓文明習慣蔚然成風。
文明旅游事關你我他,需要得到每一個人的關注和重視,這既是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健康考慮,也能夠獲得更安心更愉快的旅游體驗。當良好行為習慣如影隨形,人人文明有序旅游,不但推動旅游行業提質升級,也為全社會的文明進步添加強勁動力。